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山西全面推動地熱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2-10-19 10:48:27瀏覽次數:2490
地大熱能:山西全面推動地熱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0年增加50%以上;初步建成陽高—天鎮高溫地熱能分級利用(發電、城鄉供暖、生態農業、醫療康養等)綜合示范基地。到2035年,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5年翻一番以上;建成若干地熱能綜合利用基地、地熱小鎮,進入地熱能產業強省行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全面推動地熱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地熱能產業發展提出了明確目標。
作為一種清潔環保的新型能源,地熱能可有效推進清潔供暖力度和覆蓋范圍。地熱能的規模化、產業化開發利用,對我省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綠色發展意義重大。今年3月,省委書記林武在深入太原市和大同市有關縣區就地熱能開發利用進行調研時強調,要做好地熱能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把地熱能開發利用與轉型升級、文旅康養、鄉村振興、民生事業等結合起來,促進地熱能多元化開發利用,助力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指導意見》提出,要在創建零碳建筑時積極推行地熱能供暖(制冷)。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大型公共建筑(機場、車站、學校、醫院、體育場館、展覽館等),在立項階段要綜合評價地熱能利用潛力,具備規模利用條件的,地熱能供暖(制冷)設施應與建筑主體同步設計、施工和竣工投用。由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大型單體建筑或建筑群,鼓勵通過“地熱能+”實現零碳供暖(制冷)。
要在促進鄉村振興中充分利用地熱能。采用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大力推廣地源、水源熱泵技術(與巖土體、地表水、地下水進行熱交換),以較低成本實現鄉村住宅供暖(制冷)。鼓勵各地在綜合論證的基礎上,探索實施地熱能替代天然氣、煤炭供暖。因地制宜建設淺層地熱能集群化利用示范區,適度利用中深層地熱能,有效保障生態農業(種植、養殖及農產品加工)、休閑旅游、醫療康養等清潔用能需求,支持具備條件的地方建設“地熱(溫泉)小鎮”。
要在建設低碳城市中優先部署地熱能替代供暖。在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以及城市規劃區新建居民小區、景區,具備條件時優先利用地熱能集中供暖(制冷)。城市建成區實施更新改造,鼓勵利用中深層地熱能替代既有天然氣、煤炭供暖,建設更多“低碳社區”,逐步提高集中供暖地熱能占比。對具備地熱能規模利用條件的城鎮,限期淘汰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30萬千瓦以下熱電聯產機組,推動城鎮集中供暖減煤降碳。
要在發展綠色礦業中綜合開發地熱能。新上地熱能項目,優先采用“取熱不取水”技術(封閉無干擾取熱),確需取水的必須做到“取熱不耗水”(取熱取水+同層等量回灌),充分利用地熱能,切實降低對土壤、巖層、水體的擾動。督促煤層氣(油氣)、煤炭等能源礦山,綜合開發利用本礦區內地熱資源,通過“地熱能+其他可再生能源”,降低礦區碳排放,促進能源產品多元化。鼓勵其他礦山采用熱泵技術(與巖土體、礦坑水、排污水等進行熱交換),擺脫供暖(制冷)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要在改造升級中激發地熱能產業存量資源。對已建成的地熱能利用項目,由市、縣級政府組織實施分類處置,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水資源管控要求,強制落實“取熱不取水”“取熱不耗水”等節水環保措施,實現提檔升級、合規經營。
要在建鏈補鏈強鏈中增強地熱能產業發展動能。鼓勵省內、省外企業合作合股,傳統能源企業、裝備制造企業、城市供暖企業與地熱能利用骨干企業合作合股,構建地熱能勘查、設計、生產、施工、運行、監測全產業鏈,增強本地化、全周期保障能力。持續推進地熱能產業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改造,支持遠程控制、智慧調峰、網上服務,提升人民群眾參與地熱能利用的便利度、滿意度。積極推行“能源島”運行模式,實現區域內地熱能與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有機整合,提高可再生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安全性。
相關推薦:
· 山西:新立項公共建筑全部采用"地熱能+"多能互補供暖(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