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地熱分布規律
安徽省地熱資源分布規律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地大熱能 發表時間:2021-10-26 11:32:45瀏覽次數:2508
安徽省平原、臺地(崗地)、丘陵、山地等類型齊全,可將全省分成五個地貌區。
淮河平原區,包括沿淮及淮北廣大地區,約占全省總面積26.6%,地勢坦蕩,由西北微微向東南傾斜,由淮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又經黃河數度南徙奪淮,加積了黃泛堆積物,海拔15~20米,僅東北部分布海拔100~300米的低山、丘陵。
江淮臺地丘陵區,位于淮河平原與沿江平原之間,約占全省總面積25%,由臺地、丘陵和河谷平原組成,臺地分布該區中部和西部,海拔50~80米,大部為剝蝕堆積臺地;低山、丘陵主要分布該區東部,海拔100~300米,呈北東向斷續展布,由片巖、千枚巖、玄武巖、石灰巖等組成。江淮臺地丘陵的核部,自東而西拱曲上升,地勢略高,地面分別向南北傾斜,與皖西山地共同構成長江與淮河分水嶺。
皖西丘陵山地區,位于安徽省西部,與鄂、豫兩省接壤,約占全省總面積10%,為大別山脈的主體,平均海拔500~1000米,1500米以上的高峰多座,最高峰白馬峰1774米,山體多為北西走向,為河谷深切,山間分布斷陷盆地,多呈橢圓狀。
沿江平原區,位于安徽省長江沿岸,約占全省總面積18.4%,屬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眾多,海拔10~60米,由西向東漸次降低。平原上分布成片的低山、丘陵,海拔300米左右,北東走向為主。長江安徽段河谷寬、狹相間,寬段有江心洲發育。
皖南丘陵山地位于安徽省南部,與浙、贛兩省毗連,約占全省總面積20%。由天目—白際山脈、黃山山脈和九華山脈組成,三大山脈之間為新安江、水陽江、青弋江谷地,地勢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漸次下降,分別由中山、低山、丘陵、臺地和平原組成層狀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東向和近東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為黃山山脈蓮花峰海拔1873米。山間大小盆地鑲嵌其間,其中以徽州盆地為最大。
全省地跨中朝準地臺、秦嶺褶皺系和揚子準地臺等三個一級構造單元,自晚古生代至新生代,經歷了由蚌埠旋回至喜馬拉雅旋回等八個構造旋回的漫長地質演化過程,其間形成了一系列的斷裂和坳(斷)陷。深、大斷裂構造主要有:北北東向斷裂系、東西向斷裂系、北東向斷裂系、南北向斷裂系、北西向斷裂系,推覆構造等。省內斷隆及褶斷分布差異大,總體是南部多、升降幅度大,北部少且升降幅度小。安徽省巖漿活動頻繁,巖漿巖(包括侵人巖、火山巖、潛火山巖)出露面積達1.3 x 104k㎡。省內地層,自下元古界至第四系均較發育,全省劃分為華北地層區、北淮陽地層區和揚子地層區等三個地層區。華北地層區位于六安一肥西以北、嘉山—廬江以西的省內,大都被第四系覆蓋。本區除缺失中元古界、中奧陶系晚期一上奧陶系、泥盆系、志留系及第三系漸新統外,其余地層均發育。北淮陽地層區位于華北地層區之南,霍山磨子潭一舒城曉天鎮之北,肥東—廬江以西,本區除缺失上太古界、中元古界、寒武系—泥盆系、二疊系一侏羅系下統及第三系漸新統沉積,其余地層均發育。下揚子地層區分布于上述兩地層區東南,包括嘉山—廬江一霍山磨子潭—金寨青山一線以南的安徽省境內。依據沉積變化的明顯程度,又分為下揚子地層亞區和江南地層亞區,兩亞區界線大體以徑縣—東至一線為界。揚子地層區的地層,除下揚子地層亞區缺失青白口系以外,其余地層均發育。
3.安徽省地熱賦存條件與分布
安徽省地溫場的高值密集區多與地質構造的關系密切,出現的地熱顯示大致分布在斷陷盆地、斷塊隆起帶(含彎斷褶帶)及深大斷裂帶中。綜合全省出露的溫泉(≥25℃) ,及部分鉆孔測溫資料和礦山觀測資料,平面上可見全省溫泉出露分帶明顯,主要集中分布在隆起的大別山區、巢湖—和縣及皖南山區,皖東及淮北丘陵中未見。縱向上大地熱流值顯示在不同地區也存在差異,其中熱流值大于1. 5個熱流單位的高值區,較集中地出現在宿州和毫一阜、淮南潘集、定遠盆地及沿江等地的盆地區;而在大別山隆起區高值等值線長軸方向大致沿兩個方向集中出現,如北側多沿近東西向、南側大致為北北東向;巢湖穹斷褶帶內則大致呈北東向出現;江南臺隆中,溫泉(含低溫泉)出露帶呈方向性明顯的窄條狀,分布零星。這些特征的差異往往與深部地溫場有關,一般熱流高值區多有地熱顯示(煤田除外),溫泉出露也是高地溫場的表現。
4.安徽省熱礦水資源的形成特點
封閉型
熱儲層多呈層狀,分布較穩定,下部有大地熱流傳導,上部被巨厚不透水的蓋層覆蓋,周邊受斷裂控制而陷落為盆地,如毫—阜盆地岡。由于熱儲層產狀平緩,儲層內的地下熱水徑流滯緩,又因不透水的蓋層覆蓋,得不到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的補給,(局部可能有微弱降水補給),水交替極微弱,幾乎處于封閉狀態,地下熱水溫度和單井涌水量差異不大,水化學類型相似,常為C1—Na型(圖1)。
混合型(半封閉型)
熱儲為帶狀,常有兩條斷裂配套發育,一為控水斷裂,此斷裂多為區域性深斷裂、深達基底、勾通熱源;另一為控熱斷裂,這類斷裂規模稍小,常構成破碎帶。圍巖一般為裂隙不發育的變質巖、侵人巖、火山巖和“紅層”等,大氣降水或地表水通過控水斷裂人滲并深達基底熱源加熱后,又循次級構造破碎帶(控熱構造)上升,在地面以溫泉形式呈帶狀出露(多見當地侵蝕基面附近)。這類地熱顯示為對流型,由于補給范圍局限,水交替條件差、處于半封閉狀態,又有圍巖隔水保溫,熱儲的特點是:溫度一般較高、溫泉水溫多為50—60℃、少數水溫大于60℃;流量10—300m3/d之間,少數流量超過1000m3/d;流體的水化學類型常見為S04一Na型或SO4一Na?Ca型。這類熱儲、大多出現在大別山斷塊隆起帶內(圖2)。
開放型
構造模式同混合型,熱儲呈帶狀,不同的是圍巖為花崗巖或碳酸鹽巖類,前者構造裂隙發育、后者溶蝕裂隙發育,這些構造裂隙或巖溶裂隙增強了大氣降水或地表水人滲的能力,改善了水交替條件。這類熱儲的特點是溫度不高,一般小于50℃,流量50—1370m3/d不等,熱水的化學類型多見HC03型;如圍巖是花崗巖類、垂直裂隙發育的,為HC03-Ca?Na型,圍巖是碳酸鹽巖的為HC03一Ca?Mg型。開放型熱儲一般出現在江南臺隆的深大斷裂帶中,部分亦見于巢湖彎斷褶的東端(圖3)。
圖4 安徽地質構造劃分
上一篇 > 北京市地熱資源分布規律
下一篇 > 浙江省地熱資源分布規律